一位48岁的男子在雅安工作时,突然收到一条通知,说是国防部要开记者会,还邀请他参加。他兴奋得不得了,马上丢下正在干的装卸活儿,急匆匆跑回家,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里人。
2019年10月31日那天,他特地换上了一套全新的蓝色西装,不过由于他肤色偏黑,那身衣服看起来和他不太协调。
尽管岁月在他眼角刻下了深深的痕迹,但他依然散发出年轻人般的活力。在记者会的观众席上,他全神贯注地注视着台上的演讲者,那神采飞扬的样子让所有工作人员都不禁猜测:这位充满朝气的老人,到底是什么来头?
老兵张明洪,1971年出生在四川雅安,从小性格开朗,深受家人宠爱。
他是个活泼开朗的男孩,但从不跟别的孩子一样爱闹腾。看到妈妈干农活累了,他就凑过去说些有趣的事逗她开心;家里谁要是心情不好,他总是第一个去安慰。他这么体贴又阳光,自然很受大家欢迎。
集市那天,小明洪心疼妈妈太辛苦,二话不说就接过装满蔬菜的竹筐,背在自己肩上。
只要今天能把菜全卖出去,晚上就能吃上一顿肉。一想到这个,他兴奋得不得了,赶紧拉着妈妈的手,急匆匆地往市场跑去。
小明在去集市的途中,碰巧遇到了一群穿着军装的士兵。看到他们站得笔直、精神抖擞的样子,小明心里不禁感叹:“原来当兵这么神气!”从那一刻起,想要成为一名军人的梦想就在小明心里牢牢地扎下了根。
集市一散,母亲就用卖菜的收入在市场上买了块肉。等香喷喷的肉摆上桌,张明洪却不像往常那样急着夹肉吃,他的心思还在那几个当兵的身上。
他刚进学校,就把想当兵的想法告诉了爸妈。父母一直盼着孩子有出息,听到这话特别开心,对他说:“想当兵是好事,但得先把书念好,等长大了才有机会去部队。”
1989年,张明洪满18岁了,他期待已久的参军名额也落到了雅安这个地方。
一心想参军的张明洪立刻请了假,着手整理入伍所需的各项资料。然而,当他将体检报告交到审核部门时,工作人员却告诉他,他的身体状况达不到入伍标准。
“你这身板太单薄了,到了部队恐怕扛不住训练强度。”
我看起来可能有点瘦小,但实际上我从小就帮妈妈干农活,力气一点都不小。
军队里的炮弹,每一发都重达几十斤,让你去搬肯定吃不消。别硬撑,好好读书,争取考上大学才是正事。
张明洪顿时着急了,他不停地向审核人员强调自己能吃苦,“我不怕苦,我就是想去当兵,这是我从小的梦想,这次机会对我来说太重要了,我一定要进部队!”
“刚入伍谁能马上扛炮弹开枪,这些都得慢慢练,让我去部队接受训练吧!”
前台工作人员听完这个充满朝气的年轻人讲述后,竟然真的为张明洪争取到了参军的资格。
得知自己成功入选的张明洪,兴奋地攥着审批表,一路小跑穿过楼道。他上气不接下气地冲进家门,激动地喊道:"我选上了!我被录取了!"
得知儿子顺利参军,老张高兴得在家里摆了几桌酒席,把亲戚朋友都请来热闹了一番。
那一年,刚满18岁的张明洪就报名参军,光荣地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,被分配到51371部队服役。
他热爱每天的严格训练,在宿舍总是最早起的那个人,跑步喊口号时声音也最洪亮。
他始终牢记入伍时在征兵点许下的承诺,每天刻苦训练,凭借扎实肯干的表现,迅速晋升为副班长。
他是个阳光活泼的人,在部队里特别受欢迎。一到休息时间,他就会在寝室里讲各种有趣的段子,把战友们逗得笑个不停,一个个都笑得直不起腰来。
他刚到部队没几天就跟全班战友混熟了,后来当上副班长后,更是把每个战士的个人信息都摸得门儿清。
张明洪很留意周围同伴的状态,一旦发现谁情绪低落,他就会自然地靠过去,耐心倾听对方的烦恼,并想办法开导和协助他们走出困境。
张明洪很享受这种平凡而满足的日子,日复一日的刻苦锻炼使他逐渐从瘦小的少年成长为强健的青年。
张明洪特别喜欢军队生活,眼瞅着服役期快到了,他赶紧递交了继续留在部队的申请。可谁也没想到,他压根儿就没达到留队的标准,这事儿让他挺意外的。
要想在部队长期发展,关键是要在服役满三年时入党。由于他事先没打听清楚这个要求,结果错过了继续留在部队的宝贵机会。
入伍前,张明洪曾软磨硬泡说服接兵员让他参军。但进了部队后,他明白了军规就是军规,不是靠"耍赖"就能改变的。三年的军营生活让他深刻体会到,规矩就是规矩,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。
临近退伍的那段日子,张明洪又接手了一批新兵训练任务。作为经验丰富的副班长,他带着这些新兵操练了好几次。
在部队集训时,张明洪好几次红着眼圈说舍不得离开军营。"刚来的新兵可能会觉得军旅生活挺苦的,但其实当兵最能磨练人的毅力。这段日子很宝贵,你们一定要好好把握。"
再过几个月,我就要脱下军装了。这段当兵的日子,我一辈子都会铭记在心。在部队里,你会结识一群最真诚的兄弟,好好珍惜这段时光吧!
张明洪退役那天,战友们站在一旁目送他离开。他背着行李,一步步跨出军营的大门,告别了挚爱的部队生活,踏上了返乡的路程。
1991年,张明洪回到四川雅安老家,决心要在自己的家乡闯出一片天地。
回到老家后,他把从部队带回来的东西全拿了出来。原本有500块钱的退伍补助,可这些钱都被他用来买了个相机和几头小猪崽。
他把手头的20块钱医药费和60斤粮票都给了爸妈。虽然还没决定找什么工作,但他也没闲着,在家帮父母干了不少地里的活儿。
老爸心里明白,儿子不想一辈子当农民,就给他张罗了个新活儿:“我知道你不想一直在地里忙活,想干点别的。我托人给你找了个工作,你看要不要去试试?”
“当然要去,肯定得去。”
张明洪立刻停下田里的活儿,快步跑回家里。他从行李中取出自己最珍惜的军装,打算穿着这份荣耀去上班。
出乎他意料的是,老爸给他安排的是去建筑工地上班。他倒不是觉得工地干活丢人,只是实在没法穿着那身军装去搬砖头。
他略带抱怨地对老爸说道:“你咋不早点告诉我是在工地上干活?我这一身军装,咋搬得动砖头?”
“我也希望你能穿上军装来工地,让大家瞧瞧,我儿子可是当过兵的,多光荣。”
张明洪舍不得弄脏自己的军装,赌气跑回家,换上一身干活的衣服,又回到了工地上。
包工头了解他有从军的经历,对他颇为欣赏,平时也愿意多给他一些表现的机会。张明洪做事勤恳实在,总是尽心尽力地完成工地的各项任务。
干了没多久,张明洪攒下了一些积蓄,他决定不再待在工地,要用这点钱自己出去打拼试试。
早些年,雅安还处于三轮车盛行的时期,随着旅游业逐渐兴旺,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,而三轮车则成了当地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。
张明洪发现三轮车行业前景不错,立刻带着积蓄坐车去了成都。在商家的推荐下,他买了一辆既实惠又耐用的三轮车。
在店家询问他准备怎么把车弄回雅安,还建议他使用专业运输车时,张明洪为了省钱,没采纳老板的建议。
从成都到雅安这段100多公里的路,张明洪硬是独自一人骑着崭新的三轮车走
那会儿的三轮车全靠人力驱动,没有电机助力,全靠双腿不停地踩踏。张明洪能坚持骑完全程,靠的是他在军营里练就的顽强毅力,这份韧劲支撑着他一路前行。
张明洪回到雅安后,隔天就开起了三轮车谋生。
虽然他对雅安的大街小巷了如指掌,但踩着三轮车拉客的辛苦程度丝毫不亚于在部队里的训练。辛辛苦苦跑一天,最后也就只能赚个几十块钱。
他笑着表示:“能找到事情做已经很幸运了,踩三轮车也算是我的一个小事业开始!”
他在部队时就练就了一身不怕累的本事,每天走将近一百公里对他来说不算啥,他还挺享受这个过程的。
他每天忙着骑车,连吃饭时间都省了。早上在家随便对付一口,饿了就随便煮碗面填肚子,一天就这两顿。
张明洪蹬三轮时偶然接触到了货物装卸的活儿。雅安不少做买卖的人为了赶早去成都进货,常常半夜就跑到雅安汽车站等着。
一开始,张明洪只在白天干活,完全没想到晚上生意会这么火。直到听其他同行说起夜晚的活儿有多好赚,他才决定熬夜蹬三轮车。
夜深人静时,每当有从成都归来的商人需要帮忙卸货,张明洪就会蹬着三轮车飞快赶过去,用诚恳的话语赢得对方的信任。
张明洪发现拉货的收入比载客高出差不多两倍,虽然干活更辛苦,但他从不抱怨,反而乐呵呵地表示:“要挣钱哪能不吃苦?”
有时候,等他卸完货送到目的地,天边已经微微发亮了。
张明洪喜欢找那种刚升起炊烟的面馆,进去要上一碗小面,吃完后就趴在桌上打个盹。
张明洪在家休息了几个小时后,又骑上三轮车出门了。他性格开朗,已经有不少人成了他的老主顾。
张师傅性格特别开朗,每次坐他的车,他总爱逗我们开心,讲一堆有趣的故事,让人忘记了一天的辛苦,感觉轻松不少!
寒冷的腊月,张明洪依然坚持工作,为了抵抗刺骨的寒冷,他拿出了那件最宝贵的军大衣。
清晨寒气逼人,天还没大亮,张明洪就已经到了。
张明洪干活特别卖力,服务也做得格外到位,所以不少客户都成了回头客。他每次卸货都比别人多干不少,收费却贵不了多少。最让人满意的是,他每次卸完货后,都会把货物收拾得整整齐齐,让人看着就舒心。
深夜里,张明洪常常蜷缩在三轮车上,裹紧那件军大衣,趁着等客人回雅安的工夫,眯着眼打个盹,寒冬的风也挡不住他的困意。
那件军大衣仿佛成了他最亲密的伙伴,每次闻到上面熟悉的军营气息,他就会在梦里听到嘹亮的军号声,还有战友们爽朗的笑声。
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那段难忘的军旅时光。
随着生活条件逐渐改善,张明洪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货物运输这一行。他还跟人合伙,一起投资买了辆卡车,专门做起了装卸生意。
张明洪对繁重的体力劳动毫不畏惧,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经历:"有回我和两位同事,整整24小时没休息,硬是把150吨的货全搬干完后我足足躺了两天,才缓过劲来继续干活。"
日子过得好些了,亲戚们给他张罗了个年纪相仿的姑娘。正为终身大事发愁的张明洪,听到这个消息乐开了花,二话不说就答应了这门亲事。
见面的日子,他特意请了假,花时间精心收拾了一下自己。
他那身时髦的装扮成功引起了女孩的注意,两人聊得很投机,张明洪积极开朗的性格让女孩对他产生了好感。
相识六个月后,他们就喜结连理,成为了夫妻。
婚礼现场,张明洪无意间听到亲戚们的对话,心里很不是滋味。其中一位亲戚说道:“张明洪不是当过兵吗?按理说应该能找到更好的工作,怎么这么多年还在干体力活。”
张明洪那时候总觉得自己的活儿不太拿得出手,怕别人瞧不起他。所以每当遇到认识的人,他往往装作没看见,低着头快步走开。
妻子善解人意地劝慰他:“别人怎么说是他们的事,我觉得你干得很棒。靠双手吃饭有什么好丢脸的?只要你踏踏实实做事,没人有资格看不起你。”
听了老婆的一番话,张明洪立刻觉得浑身充满力量,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自我肯定感。
张明洪心疼妻子跟着自己东奔西跑,就把这些年攒下的积蓄全部拿出来,在雅安置办了一套房子,总算让他们有了自己的安身之处。
张明洪和妻子生活安定后,很快就迎来了他们的宝宝。为了让怀孕的妻子得到更好的照顾,张明洪经常推掉手头的工作,专心在家陪伴妻子。
老婆经常劝他:“有活就接,别总推辞,我能照顾好自己。以后要养娃,得多赚些钱才行。”
听了妻子的建议,张明洪重新投入了忙碌的工作中。经过十个月的等待,他们的孩子顺利出生了。
当张明洪第一次抱起自己的儿子时,他内心充满了无比的喜悦,他下定决心要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个关键阶段,绝不会让工作占据这些宝贵时光。
他积极向上的性格无形中感染了儿子,使得小家伙从小就总是笑呵呵的,周围的孩子们都爱和他一起玩耍。
小家伙那双圆溜溜的大眼睛,活像两颗水灵灵的葡萄,街坊四邻见了都忍不住想逗他玩。每当有人抱起他散步,张明洪就骑着自行车,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,生怕自家宝贝被人拐跑了。
孩子上学后,他常骑着那辆老三轮车去接放学。一天,他正想回头问孩子晚饭想吃啥,却听见小家伙骄傲地跟同学介绍:“看,这是我爸!他以前可是当兵的!”
望着孩子那张充满自豪的小脸,他的双眼瞬间被泪水浸湿。
听到亲戚又在背后议论他当过兵却还在蹬三轮,张明洪不再默默忍受,直接怼了回去:“全国几千万人都当过兵,难道他们个个都得等着国家安排工作?退伍后自己找份工作有啥不对?工作哪分什么高低贵贱?”
随着儿子逐渐成人,张明洪重操旧业,继续干起了三轮车拉客的活计。这些年,他的三轮车也更新换代,已经换了好几辆。
他凭着一己之力,用双脚踏实前行,用双肩扛起责任,让整个家稳稳当当地立了起来。
在那个传媒行业还不吃香的年代,张明洪依然尊重孩子的决定,坚持供他完成了大学学业。
毕业后,他儿子拿到了电视台的offer,不过工作地点在西藏。本来一心想着去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发展的他,面对这个机会,心里很纠结,一直拿不定主意。
张明洪得知后,就耐心地开导孩子:“西藏风景独特,虽然生活条件不如沿海城市便利,但它的美丽和吸引力是沿海地区无法相比的。”
张明洪和儿子一番深入交流之后,小伙子立刻着手准备起了进藏的装备。
年过五十的张明洪在儿子的建议下,报名参加了一档名为《本色》的节目,这档节目专门记录和分享退伍军人的经历。
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对那位始终面带笑容的老兵印象特别深,制片人更是对他记忆犹新,特意把他请到了首都。
张明洪从没到过北京,这几天他兴奋得睡不着觉。为了不在人前丢面子,他咬牙掏钱给自己置办了一套昂贵的蓝色西服。
一到北京,张明洪就出席了国防部的新闻发布会,他兴奋地立刻给家里打电话,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全家人。
他面对生活总是充满阳光,遇到挑战从不退缩,失败也打不倒他,这样的精神品质值得大家效仿。
2020年1月2日,《人民日报》刊登了一篇题为《老兵的本色》的文章。
2019年11月6日,雅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布消息,我市杰出退役军人张明洪受邀出席了国防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。
